[腕表之家 鐘表雜談]想必諸位或多或少都對“天文臺認證”有所了解。其實關(guān)于腕表走時精度的認證,已不再是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一枝獨秀:近年來隨著瑞士聯(lián)邦計量研究院天文臺(METAS)的入局,以及勞力士“超卓天文臺精密時計(Superlative Chronometer)”標準的提出,行業(y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下面就來看看,三大天文臺認證有何不同?
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證書及標志(源自網(wǎng)絡(luò))
首先是檢測標準的不同。成立于1973年的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檢測機構(gòu),在行業(yè)內(nèi)有著重要的地位。關(guān)于COSC證,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日誤差不得超過-4到+6秒(特指直徑20mm以上機芯;直徑20mm以下的機芯允許日誤差可放寬至-5/+8)。
其實誤差僅是COSC認證眾多指標中的一項:COSC認證基于7個標準,包括送測機芯要在5個位置,3種溫度下經(jīng)過連續(xù)16天的測試等。唯有所有條件均符合,才能通過COSC認證。
首款獲METAS“大師天文臺精密時計認證”的帝舵表:碧灣陶瓷型
作為后起之秀,瑞士聯(lián)邦計量研究院(METAS)所主導的MASTER CHRONOMETER認證,比COSC認證更加嚴苛。送測腕表首先需要通過COSC認證,然后再分別檢測機芯及整表在15,000高斯強磁場中的運行狀況、動力儲存、以及腕表防水性能等,它要求腕表的日誤差介于0至+5秒。
首款獲METAS天文臺認證的產(chǎn)品:歐米茄星座系列尊霸腕表
2015年,METAS公布了首款獲得認證的產(chǎn)品:歐米茄星座系列尊霸腕表。如今,這項認證已不再是歐米茄專屬,自2021年起帝舵也有部分新品獲得認證。
搭載COSC認證機芯的帝舵表,盤面標注“CHRONOMETER”字樣。
需要注意的是,兩大品牌對于“MASTER CHRONOMETER”的翻譯不同:歐米茄稱其為“至臻天文臺認證”,帝舵使用“大師天文臺精密時計認證”。
勞力士腕表盤面上印制的“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字樣
與之相比,勞力士超卓天文臺認證是品牌專屬。通過該測試的腕表,盤面上通常會印制“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字樣,以及附贈專屬綠色吊牌。勞力士新版“超卓天文臺認證”同樣建立COSC認證的基礎(chǔ)上,再經(jīng)品牌實驗室約7天的檢測。測試項目包括防水性能、自動上鏈及動力儲存性能、模擬佩戴測試等,要求腕表的日誤差介于-2至+2秒。
美度貝倫賽麗系列天文臺腕表
其次是檢測對象的不同。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僅限瑞士品牌,檢測對象覆蓋機械機芯和石英機芯。從(數(shù))十萬元的頂級品牌,到(數(shù))千元級的天梭、美度等品牌,均可送交瑞士官方天文臺檢測,覆蓋面非常廣。
通過至臻天文臺認證的歐米茄腕表,隨盒附帶相關(guān)證明
瑞士聯(lián)邦計量研究院目前只承接了歐米茄與帝舵部分腕表的檢測工作,檢測的對象是組裝好的整表。同樣地,勞力士超卓天文臺認證僅面向本品牌的成表。
簡單總結(jié)三大“天文臺認證”的核心差異:COSC認證是全行業(yè)的通用標準,而METAS和勞力士超卓天文臺代表了各自品牌的技術(shù)巔峰。COSC認證的檢測對象是機芯,要求日差介于-4/+6秒(直徑20mm以上機芯)。METAS和勞力士超卓天文臺的測試對象是整表,包含防水與防磁的檢測。其中METAS認證要求防磁≥15,000高斯,允許日誤差0/+5秒;勞力士超卓天文臺允許日誤差-2/+2秒,品牌未明確公開防磁數(shù)據(jù),外界推測約1,000高斯。(圖/文 腕表之家 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