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深度品鑒] 當我們提起芝柏能想到什么?是異形表和石英表的標志性超酷卡司?還是到今年即將迎來50周年的桂冠?如果都都不是,那就對了,畢竟最該想到的就該是改變機芯結構的三金橋陀飛輪!芝柏的歷史可追溯至1791年,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五大制表品牌之一。近兩個半世紀的歷史中,芝柏始終堅持的是創(chuàng)新以及100%的自產(chǎn)機芯。
康士坦特·芝勒德(Constant Girard)與瑪麗·佩雷戈(Marie Perregaux)夫妻以兩人姓氏組合創(chuàng)立芝柏(Girard-Perregaux)制表廠
從1867年徹底改變機械機芯結構的三金橋陀飛輪技術;到1966年推出全球首枚高頻機芯Gyromatic HF(36,000振次/小時),獲納沙泰爾州議會“天文臺百年大獎”;再到1969年推出振動頻率32,768 Hz的石英機芯,成為全球石英表標準頻率;以及1999年推出可自動上弦的三金橋陀飛輪腕表;又在2008年研發(fā)“Constant Escapement L.M.”恒定動力系統(tǒng),解決制表業(yè)五世紀來的動力傳遞難題……論芝柏在制表行業(yè)的突破性上絕對是無法被忽視的。
三金橋之所以能夠徹底顛覆了制表傳統(tǒng),是因為傳統(tǒng)制表行業(yè)中功能實用性始終領先于美學設計,能夠輕易辨識時間的初衷雖然沒錯,但是太過于無聊。傳統(tǒng)陀飛輪通過旋轉抵消地心引力對計時的影響,而三金橋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三個平行排列的鎳板橋來固定機芯關鍵部件(發(fā)條盒、頭輪、陀飛輪),把原本單純的功能性部件“板橋”進行藝術處理,不僅提升了機械結構的抗震性、耐用性和穩(wěn)定性,更使其成為整體美學不可或缺的部分。
從1889年搭載三金橋陀飛輪的“La Esmeralda”懷表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面世并獲得金獎,也因評委的那句“像蒙娜麗莎一樣完美”,“鐘表界的蒙娜麗莎”的稱號隨之誕生,將傳統(tǒng)隱藏在夾板下的陀飛輪結構變?yōu)楸肀P視覺中心,神秘、優(yōu)雅、又充滿迷人的美學特征。
到了一個世紀后的1991年,芝柏將復雜的三金橋結構縮小至腕表尺寸,推出首款腕表版本,后續(xù)開發(fā)出結合三問報時、計時功能的復雜型號。1999年為三金橋配置鉑金微型擺陀自動上鏈系統(tǒng),在保證美感的同時實用性也是更強勁地得到提升。如今,從傳統(tǒng)三橋、到雙橋、三軸陀飛輪、再到近年與阿斯頓·馬丁聯(lián)名的“Free Bridge”系列,芝柏不斷在三金橋基礎上創(chuàng)新。
從1860年代到1910年代中芝柏僅僅生產(chǎn)了24枚三金橋懷表,在珍貴時計的稀有性上絕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在拍賣市場上更是能達到數(shù)百萬美元的成交價。如今現(xiàn)代款也依舊以少量且限量的珍稀性成為大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傳說”。在近些年中我們能在金橋系列中看到眾多以馬為圖騰的金橋系列La Esmeralda “神秘駿馬” (A Secret) 陀飛輪腕表。
從名字到整枚腕表的正面和背面均能看到極為生動的駿馬元素,這其實是在致敬初代經(jīng)典的La Esmeralda懷表,那枚懷表就曾在玫瑰金精雕表殼的底蓋雕刻著三匹駿馬。雖然并沒有芝柏與馬元素的淵源,但是如此傳承卻成為了新時代三金橋的一種標志。
表盤和底蓋采用彩色大明火琺瑯工藝,致敬經(jīng)典La Esmeralda懷表,表殼外側和表耳亦以琺瑯綴飾。琺瑯工藝不僅需要多種材質元素精確配比,還?極為考驗手法的研磨方式,并反復在800攝氏度高溫的窯爐中燒制五至十次,僅有3/10的成品能夠完美無瑕被使用。
43毫米的表殼、表耳、表圈和表扣均經(jīng)過手工雕琢鐫刻,且均采用18K玫瑰金材質打造,同時,表圈、表殼側面、表耳和表扣均雕刻精致的葉子圖案,底蓋周邊飾有凹槽紋路。表殼側面被涂上了半透明琺瑯漆直接置于腕表外側,若隱若現(xiàn)中能看到栩栩如生的葉子。
表盤底部的紅色大明火琺瑯裝飾有太陽放射紋飾,并搭配手工環(huán)形璣鏤飾紋。表盤和主夾板中心區(qū)域采用下凹式設計,上方以玫瑰金打造的三金橋設計占據(jù)了整個盤面,設有發(fā)條盒、中心輪和陀飛輪框架,呈現(xiàn)了壯觀的懸空式設計。
上方的主發(fā)條盒、中心輪、以及下方的精美陀飛輪,兩匹手工雕刻的奔騰駿馬分別構成了發(fā)條盒橋板和陀飛輪橋板的右端和左端。每一根橋板均經(jīng)由手工精細修飾處理,包括凹面倒角、鏡面拋光、水平“traits-tirés”紋飾的側面以及磨光橋臂,甚至就連細小的螺絲頭也經(jīng)過鏡面拋光,每根橋板的打磨均需耗時40小時精雕細琢,發(fā)條盒橋板和陀飛輪上的額外雕刻還要再花費50小時。
玫瑰金太子妃式時針和分針環(huán)繞精致美麗的璣鏤飾紋表盤。鍍銠發(fā)條盒設于表盤上方,且?guī)в薪鹕窨涛谋?。這個細節(jié)呼應初款La Esmeralda發(fā)條盒上的文本,也是芝柏對于三金橋專利的有力聲明。白金微型自動盤隱藏于發(fā)條盒之下,為主發(fā)條提供動力。下端設有豎琴形陀飛輪框架,包含78個零件以及一根藍鋼指針可充當小秒針,重量僅0.3克。
翻轉腕表能看到極為精美的18K玫瑰金鉸接式防塵底蓋,底蓋周邊飾有凹槽紋路,內(nèi)側和外側均帶有雕刻圖案。經(jīng)手工雕刻的三匹十分生動的駿馬在帶有璣鏤太陽放射紋和紅色大明火琺瑯上更加精致。
按下表冠,這個神秘 (secret) 底蓋即打開,顯露出內(nèi)部的GP09600-1506型自動上鏈機芯。機芯夾板的裝飾上采用芝柏表獨有的凹面倒角工藝,大面積的寬型凹面輪胎條紋能夠更加巧妙地捕捉光線展現(xiàn)美學。以 21,600 次/小時的頻率震動,提供有50小時的動儲能力。
結語:三金橋陀飛輪機芯,憑借無法模仿、無與倫比的設計,自 1860 年問世以來,基本結構始終未變,已然成為鐘表歷史上依然在生產(chǎn)的最古老機芯。將復雜功能轉化為視覺藝術是上個世紀裝飾美學鼎盛時期的特征,如今隨著制表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多重工藝的逐漸熟練,我們能看到眾多兼具美學和性能的時計之作,而精美時計的先鋒始終是那枚屬于芝柏的“鐘表界的蒙娜麗莎”,我們也能在芝柏如今的金橋系列中找到更加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全新經(jīng)典。(圖/文 腕表之家 YI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