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入手了一枚卡地亞,終于入手了一枚“方表”,雖然是一枚“女表”。購買價格:公價購買渠道:天貓卡地亞官方旗艦店。題外話。今年1月買了一枚KS,6月買了一枚漢米爾頓W10和一枚卡西歐玫瑰金小方塊,11月又買了一枚卡地亞Tank Must和一枚卡西歐入門電波表,雖然都不是什么高級貨,但失業(yè)閑賦在家近兩年,還敢買表,我也真是心大。
提及長方形腕表,我腦子里立馬想到的就是積家的翻轉(zhuǎn)(Reverso)和卡地亞的坦克(Tank),前者誕生于1931年,后者誕生于1917年,兩者均延續(xù)至今,并且衍生出了眾多分支。
對于積家翻轉(zhuǎn),我個人是有情結(jié)的,在以前的帖子中有寫到,雖然至今仍未購入。對于卡地亞坦克,雖然并無情結(jié),但卻一直有點情愫。如果說卡地亞山度士給我的感覺是陽剛,那么卡地亞坦克給我的感覺則是優(yōu)雅,雖然其殼型靈感來自戰(zhàn)爭暴力機器。
關(guān)于卡地亞腕表。玩表的人,一般提及“卡表”,都會認為是卡西歐,雖然卡地亞也是“卡”字開頭。
卡地亞在珠寶領(lǐng)域太過出名,出名到很多人(非表迷)覺得卡地亞做腕表只是副業(yè)。實際上,作為鐘表品牌,卡地亞是少數(shù)幾個一直傳承至今的品牌。雖然“1904年誕生的山度士是世界上第一枚腕表”還存有爭議,但也充分說明了卡地亞在腕表史上的地位。
卡地亞在腕表領(lǐng)域的歷史,網(wǎng)上都能搜到,不再細說。不過對于卡地亞腕表的認知,卻是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懂表的人會認為卡地亞是一個高端鐘表品牌,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買卡地亞腕表就是交智商稅。
其實這與卡地亞腕表的產(chǎn)品線結(jié)構(gòu)有很大關(guān)系,其上限和下限拉得太開了。公價2W-5W范圍,不是粗糙的機械統(tǒng)芯就是石英機芯,很多人覺得完全不值那價,純粹就是賣牌子。而極具藝術(shù)感的鏤空等高端款和珠寶款,價格又高得離譜,讓人覺得有這個錢買PP不是更香?
我個人一直很喜歡卡地亞這個品牌,因為它的產(chǎn)品很有識別度,優(yōu)雅、美麗,在腕表的設(shè)計上也獨樹一幟,各系列表款基本上都能做到看一眼就能認出是卡地亞。我不是唯機芯論者,我覺得腕表的外觀設(shè)計同樣重要,在某些方面/時候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機芯,卡地亞顯然深諳此道。山度士、坦克、藍氣球、鑰匙等系列表款,外觀非常具有識別度,也是我心中“漂亮腕表”的典范。當然,銷量和銷售額也從另一面證明了卡地亞的成功。
簡單說一下這款單色漆面Tank Must。
Tank Must,今年發(fā)布時,我就留心了。相對于在售的其他坦克分支,今年重新推出的Tank Must在造型上更接近元祖坦克,更符合我的審美,而且作為入門鋼款,價格也相對“低廉”。
卡地亞Tank Must,于1977年推出。當時正值石英危機,傳統(tǒng)的貴金屬機械表銷量大幅下滑,卡地亞為了改變頹勢,推出了采用銀殼鍍金+石英機芯+彩盤的低價Tank Must來救市。從卡地亞腕表還能延續(xù)至今這個結(jié)果來看,顯然,當時的Tank Must幫卡地亞腕表度過了斷代或被收購的危機。
今年重新推出Tank Must,其中的單色漆面款,也算是再現(xiàn)了歷史表款,糾結(jié)一番后,還是忍不住剁手了。
Tank Must有小號、大號和超大號三種尺寸(沒有中號),但單色漆面款只有大號一種尺寸,具體規(guī)格為33.7mm×25.5mm×6.6mm。雖說卡地亞將大號Tank Must定義為中性款,男女通吃(在卡地亞官網(wǎng)男士腕表和女士腕表兩個分類中均能找到),但在大表盛行的當下,諸多品牌的正裝表都已突破40mm表徑,勞力士經(jīng)典的36DJ/36DD甚至都快淪為女表,大號Tank Must的尺寸實在不夠看,妥妥的女表既視感,不過,我不Care。
入手的是酒紅色漆面Tank Must,入手理由如下。(僅供各表友剁手想找理由時作參考。)
一、沒買過卡地亞腕表,得買一枚。二、沒買過方形腕表,得買一枚。三、新款Tank Must殼型古典、優(yōu)雅,符合個人審美。四、今年買的白馬股被深套,想買個紅盤沖沖紅早點解套。五、買不起積家紅盤翻轉(zhuǎn),卡地亞紅盤Tank Must咬咬牙能沖一下。六、老婆也能戴,一表兩用。七、充值卡地亞品牌信仰。八、交智商稅。
入手體會。一、真輕、真薄、真小巧。習慣了金表重量,Tank Must上手真的如若無物。二、石英表的共同優(yōu)勢,相比大多數(shù)機械表,走時更準更穩(wěn)。官方說電池能用8年,至少這8年里,隨時拿起來就能戴出去,不用再調(diào)時間,方便了。三、快拆表帶,方便、人性化。PP和ORIS也都有這種快拆皮表帶設(shè)計,好用,誰用誰知道。四、酒紅色漆面表盤,大部分時候看起來比較暗,沒有PP 5227漆面那種溫潤感和通透感,沒辦法,價格擺在那里了。五、不能放大了看,否則你可能會抓狂,盤面和指針上的各種點點,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六、卡地亞官方文案中寫的是劍形藍鋼指針,可能是我色盲,沒看出藍色來。不管是肉眼看,還是用相機拍下來,還是官方圖片,我看到的指針都是銀色。七、摩凡陀沒有治好我的強迫癥,卻被單色漆面Tank Must治好了。曾經(jīng),沒有分鐘刻度的表,我基本上都是無視的,怎么看時間,確定不是看個寂寞?現(xiàn)在,我神奇地發(fā)現(xiàn),分鐘刻度和時標都是可以腦補的。沒有分鐘刻度看不了時間?不存在的,沒有時標都可以看時間,打臉“啪啪啪”!
最后,這款單色漆面Tank Must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真的因人而異。從性價比角度來看,花2W大洋買一枚石英鋼表,確實有點交智商稅。但換個角度,花2W買件卡地亞飾品,順便還能看個時間,好像又比較值。對野性消費的我來講,卡地亞品牌及單色漆面Tank Must的設(shè)計,大概是能值回2W票價的。至于石英機芯,我并不Care。手頭機械表也有數(shù)枚,自動、手卷都有,說實話,有時候想拿起某一枚腕表佩戴,卻發(fā)現(xiàn)要重新調(diào)時間和日期,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嫌麻煩的。石英機芯雖“Low”,卻能有效地解決這個“麻煩”,讓你想戴它時可以隨時拿起就走。反觀低端的機械機芯,走時是否穩(wěn)、準暫且不說,日后的保養(yǎng)費也遠超石英機芯更換電池的費用,從這個角度來看,石英機芯反而挺有性價比。
11月11日晚上下單,11月13日上午09:00順豐小哥就送至家門口,速度還算快,需密令簽收,也保證了安全性。
開箱后是一個巨大的白色定制禮盒,所有東西都在里面了。
表盒用白色包裝紙包好后再用火漆封上。
左邊為贈送的腕表首飾收納盒,右上為表盒,右下火漆密封的信封中放了銷售清單等。
表盒外盒(燙金品牌LOGO位于頂部中間)
表盒本體(千篇一律的祖?zhèn)骱凶樱蟊?、首飾基本上都一樣,感覺做工和質(zhì)感不如勞力士綠盒)
打開表盒來一張標準的45°全身照
腕表本體(透明亞克力保護殼覆蓋了腕表正面、側(cè)面和表冠,防止運輸途中腕表本體受到磕碰等損傷)
去掉亞力克保護殼來一張正面
背蓋上貼了一張聊勝于無的保護膜(奇怪為啥不用方形膜,這片圓膜不能完全覆蓋背蓋,四個角落保護不到)
撕掉背膜可以看到背蓋的金屬拉絲還是比較明顯(保卡上表號沒打碼,這里也懶得打碼了)
腕表側(cè)面的藍色尖晶石表冠(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凸起的拱形藍寶石表鏡,手摸上去可以明顯感覺到弧度)
這大概是卡地亞最LOW的針扣了(還好不算難看)
表帶背面(可以看到表帶的快拆結(jié)構(gòu);品牌LOGO和表帶型號為壓印工藝)
正面大頭照(請無視兩側(cè)金屬框上的灰塵,真的擦不掉{:8_266:})
品牌LOGO及指針特寫(微距鏡頭下,指針和盤面上的瑕疵徹底暴露無遺,好在平時肉眼基本上看不到{:8_276:})
表冠特寫(請繼續(xù)無視表殼金屬框上的灰塵)
卡表 VS 卡表
WSTA0054:33.7mm×25.5mm
A164WA-1:36.8mm×35mm
Cartier VS PP
WSTA0054:33.7mm×25.5mm
5227J:39mm
Cartier VS ROLEX
WSTA0054:33.7mm×25.5mm
118238:36mm
國際慣例認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