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也許是我們每一個人小時候最愛干的一件事之一。仰著頭,觀察最熟悉的那幾顆星星;仰著頭,感慨星空的浩瀚,自己永遠也無法數(shù)清楚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長大以后,即便數(shù)年可能都不會看看曾經(jīng)熟悉的那片星空,但是心里永遠藏著那首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歌。也許這就是當我看到這只砂金石表盤的表后被深深吸引的原因,它太像童年里的那片星海了。
砂金石并非天然礦石,而是誕生于一場意外。相傳在13世紀“玻璃之鄉(xiāng)”穆拉諾島,工匠不小心將銅屑撒入熔融玻璃,意外發(fā)明了砂金石。其內(nèi)部大量細微金屬銅片,在光照下會產(chǎn)生迷人的砂金效應 ,讓每一塊砂金石都獨一無二。砂金石雖說不是自然生成,但也印證了熵增的自然規(guī)律。
看著表盤猶如小時候仰望浩瀚夜空。深邃的藍色底色,宛如深沉與神秘的夜空,其間閃爍的金色微粒,好似繁星點點,或明或暗,或聚或散,疏密有致,仿佛勾勒出宇宙的神秘輪廓。如果說表的正面是大自然的浩渺博大之美,那么背面則是人類智慧與藝術的代表之作。B18機芯是北京表的自制機芯,3/4夾板上打磨精細美觀,鵝頸微調(diào),黃金套筒,無一不在展示著另外一種美。從這只表上我似乎看到了人類文明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縮影。這樣的一只材質(zhì)獨特、工藝全面、有象征意義的表,叫我如何不愛它?
下面我說說表本身:
整表給我的感覺是質(zhì)感很突出,戴在手腕上絕對是賞心悅目的存在。表殼是全拋光的工藝,和砂金石表盤相得益彰,在光線下呈現(xiàn)出的閃亮璀璨效果非常漂亮。把頭大小適宜,對于一只手動上鏈的腕表而言,是有著足夠的舒適度的。40的表徑和整表的深藍色調(diào)搭配,加上略帶古典風格的表殼,上手效果并不會顯大。所以,對于一只正裝表而言,依然能夠展現(xiàn)出不錯的儒雅味道。表鏡采用的是平面的藍寶石表鏡,沒有做外凸的泡泡鏡我認為也是與正裝表本身追求的纖薄簡約風格相契合的,對此表而言我認為是加分項。表盤雖然有日歷窗,但是足夠小,所以對于視覺效果的整體性影響并不大,也算是兼顧了實用和美觀。搭配的竹節(jié)紋牛皮表帶質(zhì)感很好,但是如果能換成針扣我個人感覺效果和舒適性會更好一些,畢竟蝴蝶扣多少還是會因為表扣的長度和弧度造成一定的不貼合感,而且佩戴和摘取也沒有針扣來的方便。
總結一下:砂金石北海這只表整體的設計感和制作工藝非常好,幾乎很難挑出毛病。很開心終于還是買下了這只從上市開始就很喜歡的表。對我來說也算是為數(shù)不多的一見鐘情類型的一類表吧。